一、部首认字
原——厂字头(厂) 端——立字旁(立)
粽——米字旁(米) 裙——衣字旁(衤)
二、字词归纳
1、难读的字
思(sī) 床(chuáng) 疑(yí) 敢(gǎn)
勇(yǒng) 窗(chuāng) 乱(luàn) 散(sàn)
粽(zòng) 总(zǒng) 肉(ròu) 知(zhī)
据(jù) 念(niàn) 座(zuò) 洒(sǎ)
照(zhào) 裙(qún) 嘴(zuǐ) 臂(bì)
2、难写的字
光:第一笔是中间的竖,在竖中线上。
低: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点。
外:左部点不要出头,不要写成“处”。
分:上部是“八”,不要写成“人”。
千: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成:第四笔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
3、多音字
思:sī思乡 sāi于思
地:dì地上 de轻轻地
散:sàn散步 sǎn散文
觉:jué感觉 jiào睡觉
看:kàn看见 kān看守
分:fēn(分别) fèn(分外)
好:hǎo(好人) hào(好学)
挑:tiāo(挑水) tiǎo(挑事)
提:tí(提水) dī(提防)
4、课文生字组词
《静夜思》
思(思想)(心思)(秋思)(三思)
床(木床)(床头)(床欢)(床前)
前(床前)(前后)(以前)(从前)
光(月光)(阳光)(光头)(花光)
低(低头)(低音)(高低)(低下)
故(故乡)(故国)(故人)(故土)
乡(乡音)(同乡)(思乡)(水乡)
《夜色》
色(红色)(白色)(春色)(出色)
外(里外)(外头)(门外)(外国)
看(看见)(好看)(看书)(观看)
爸(爸爸)(老爸)(阿爸)
晚(晚上)(早晚)(很晚)(晚会)
笑(大笑)(玩笑)(好笑)(笑话)
再(再见)(再会)(再三)(再来)
《端午粽》
午(上午)(中午)(下午)(午后)
节(春节)(过节)(节日)(节目)
叶(红叶)(竹叶)(叶片)(三叶虫)
米(大米)(小米)(玉米)(米尺)
真(真是)(真正)(天真)(认真)
分(分开)(分手)(春分)(秋分)
豆(红豆)(土豆)(大豆)(青豆)
5、必须掌握的词
床前 低头 故乡 夜色 窗外 爸爸
夜晚 微笑 勇敢 原来 胆子 端午节
竹叶 糯米 十分 红豆 高兴 秋千
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6、近义词
举——抬 望——看 思——想 故乡——家乡
瞧——看 胆子——胆量 勇敢——英勇
微笑——含笑 原来——原本 睡觉——睡眠
总会——经常 十分——特别 花样——式样
美滋滋——乐滋滋 据说——传说 纪念——怀念
美丽——漂亮 如果——假如 高兴——快乐
7、反义词
静——闹 前——后 明——暗 举头——低头
勇敢——胆小 白天——夜晚 里——外
中间——周围 甜——苦 好——坏 美丽——丑陋
高兴——伤心 圆——方 前——后
8、词语归类
(1)AABB式词语
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游来游去 跑来跑去
类似的词语:飞来飞去 跳来跳去 爬来爬去
(2)ABB式词语
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圆圆的
亮亮的 粉粉的 高高的
(3)量词
一锅粽子 一颗枣 一股清香 一篮粽子
一个月亮 一座桥 一面镜子 一朵彩云
(4)修饰词
白白的糯米 美滋滋地吃 红红的枣
青青的箬竹叶 美丽的桥 圆圆的镜子
三、佳句积累
1、含有关联词“一……就……”的句子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注:“一……就……”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这里的“一”后面的内容表示先发生的前一个动作,“就”后面的内容是由前一个动作引起的后一个动作。
2、比喻句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彩虹比作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彩虹的特点
3、拟人句
(1)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2)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注:把“花草”和“小鸟”当成人来写,写出了“我”亲近大自然以后的感触。运用拟人的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
4、反问句
(1)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2)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注:反问句表面上看起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四、易错反思
1、“床、窗、知、照”是翘舌音,容易读成平舌音。
2、“思、散、粽、座、洒、嘴”是平舌音,容易读成翘舌音。
3、“夜、知、原”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在朗读时直呼,不用拼读。
4、“低”在书写时容易忘记最后一点;“晚”在书写时经常多一点,右边就写成了“兔”。
五、单元考点
1、《静夜思》经常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出现。
2、《夜色》要了解课文内容,经常以填空或判
断的形式出现。课后“读一读,记一记”常以扩词的形式出现。
3、《端午粽》第2自然段经常以填空或阅读的形式出现,最后一个自然段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经常以判断的形式出现。
4、《彩虹》一文中ABAC式的词语经常以词语仿写的形式出现。
5、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的字词是考查重点。《寻隐者不遇》需要背诵,经常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出现。
六、单元重点古诗解析: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诗意:银白色的月光照在床前,好像地上下了白霜。抬起头来望着高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便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2、《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
3、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自然,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的美名。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