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条24小时都可以吃饭的簋街。
簋街位于东直门内大街,具体位置在东直门立交桥西段到交道口东大街的东段,这条长约一公里的街面上,24小时都可以吃到饭。
尤其是天黑之后,华灯初上,这条街灯火繁华,胜似白昼。尤其是高峰时段,街上人满为患。因为容量实在有限,有店家提供远程接送服务(摆渡车),即店家提供班车往返于停车场与饭店之间。
簋街的鬼,那是说它鬼精明,别人经营白天时光,他们主要经营晚上时光。说簋街真的鬼了,那是因为,簋街上,几乎每家店的生意都那么火爆。簋街现在有好多家知名餐饮品牌,有些都已经在那条街面上开了多家分店。
簋街跟簋没有关系。
簋即古代盛放熟食(粮食)的器皿,功用有点类似现在的锅。簋主要兴盛于商朝到东周时期,那时候的簋是青铜制作的。后来主要是作为礼器存在,即用于祭祀。鼎与簋配合着使用,鼎四煮肉的炊具。在祭祀活动中,祭桌上,鼎和簋的数量是根据逝者的身份确定的: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
簋街的簋既不是来源于容器,又不是来源于炊具,其实,它就是鬼的谐音。
为什么叫鬼街,这个名词来源于方言的表达习惯。北京话里,将这种黑天出来干活的事叫“鬼”,比如,卖古董的叫鬼市,鬼街也就是半夜出来在街上活动的。不过,他们不是买古董,而是卖饭菜。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有一对夫妻突然萌发奇想,想开一家24小时的餐厅,以便晚上找食的人也能吃上一口。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当然也不是拍脑袋。他考虑的还算周祥,一者东直门内离使馆区很近,当年改革开放了,觉得外国人的钱最好赚。二是国营饭店改革,饮食行业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想方便地吃顿饭是个大问题。三是那时候的人,有点闲钱了,喜欢享受生活的人,难免会“犒劳”自己一下,三块钱一盘的鱼香肉丝,一毛钱一个鸭头,要是来瓶啤酒,绝对是人间美味。
现在看到簋街的店面寸土寸金,几乎是针挑不进、水泼不进,可当年那些创业者,在他们面对北京凛冽的冬日寒风,熬着寂寞夜晚的时候,没有人想到那时候他们的艰难。现在看簋街上店面的名称,感觉跟北京的关联度不大,除了花家怡园号称新派北京菜,其他的差不多是外地人的店。早先,是李小林在这里开了“晓林火锅”,接着是“晓林菜馆”,现在,这些传统的饭馆都被新派的菜品掩盖了。
有人说,簋街引领北京的美食文化。也就是说,簋街流行的美食,很快就在北京各处的饭馆流行起来。这个话也有道理,因为,没有哪个地方的饮食竞争会强于簋街了,能在簋街上立足的菜品,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符合一个时期大众的饮食口味。
有人说,簋街是最没有特色的地方。现在簋街基本被小龙虾、馋嘴蛙、肥肠锅、牛板筋等重口味的菜品霸占着,什么菜受欢迎,每家店都上同样的。慢慢地,即便有特色的东西,到了簋街都被融化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怎么想都有道理,关键还得看分析者所占的角度。
想想也有意思,北京其实也算是有特色饮食的地方,比如挂炉烤鸭,比如涮羊肉,可簋街上几乎没有北京风味的老字号,也许这些老字号,或者北京口味都不适合在簋街营业。我甚至猜想,簋街的这些老板能付出的辛苦,北京人都受不了。二十四小时烤鸭,或者一天到晚都有涮羊肉准备着,成本是不是会特别高,这个我不知道,那些适合在簋街开买的食材,绝对是皮实的。当然,北京的一些小吃,在簋街也很容易找到,比如炒肝、卤煮之类的。
簋街理论上做生意是非常难的地方,一者因为停车不方便,那条街几乎就不能停车,二者是东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成本非常高。可办法总比困难多,客人开车来了,人家有代客泊车服务。他们把车开到很远的地方停了,走的时候,有摆渡车把客人送过去。地皮贵的地方,也是有钱人聚拢的地方,据说,簋街有很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是外国人,因为这里毗邻使馆区,对这些外国人来说,这里的消费水平是价廉物美,每年这些外国人据说少则要在簋街消费几千万。
我去簋街次数很少,我还是觉得簋街挺鬼的。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经营方式,那里都有独到于北京其他区域,不然,它也不可能生存那么多年,也繁华那么多年,且看样子还能一直繁华下去。
簋街的鬼在人心,只有把客户的想法装到自己的心里,这才是真正的鬼心思,这才可以把生意做大,把事业做旺。
簋街上看似最大的买卖应该是那个叫X大的安徽人,当年他就是在大钟寺市场批发水货,没想到,他现在簋街的店已经有“九分店”了,你说,这是个什么簋?
簋街也有老北京的炒肝和豌豆黄。
这是饕餮把门吗?
簋街好像被他家“垄断”了。
以上带点名的店铺没有打马赛克,没有广告的意思,仅仅是不会用马赛克。